7月22日上午,武汉大学人民医院(湖北省人民医院)消化内I科一间病房里,欢声笑语不断。原来,两位有着一致疑难病症、共同就医经历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,不约而同来到这里,并接受“内镜技术皇冠上明珠” 的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(ESD),不仅“不开刀”就完整切除了肿瘤,更保住了十二指肠的器官功能,成功解除病痛即将痊愈出院。
辗转求医陷困境,绝处逢生破难题,这是近半年来饱受腹痛折磨的金女士和黄女士的共同体会。此前,她们都曾辗转多家三甲医院,得到的回复却让她们一次次陷入绝望:“十二指肠肿瘤位置太刁钻”“内镜微创手术风险太高,建议转外科治疗……”
10天前,不愿“开大刀”的两位女士,不约而同慕名来到以消化内镜技术享誉全国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(湖北省人民医院)消化内科求助。消化内I科主任沈磊接诊并详细分析病情后,认为可以尝试通过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(ESD),满足两人的就医心愿。
综合影像资料评估后,沈磊教授团队研判,金女士和黄女士的病灶都位于十二指肠部。十二指肠壁薄如蝉翼,且紧邻胰腺、胆总管和重要血管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灾难性的穿孔、大出血。因此,这个弯弯曲曲、管腔狭窄的消化道“隐秘角落”,是公认的内镜手术操作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。
据介绍,十二指肠肿瘤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,需要切除部分胃、十二指肠甚至胰腺,创伤巨大、并发症多、恢复期长,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;而ESD微创治疗技术虽然疗效显著,但在十二指肠这个“高危地带”实施,风险极高,技术门槛让许多消化内科团队望而却步。
7月中旬,面对两位患者迫切的微创治疗愿望和复杂的病情,沈磊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开展十二指肠肿瘤的内镜下微创治疗。
精准评估是手术成功的前提,而超声内镜(EUS)成为了照亮手术迷雾的“明灯”。在沈磊教授的指导带领下,张军医生首先对两位患者进行了细致的 EUS 检查。这特殊的“透视眼”清晰地显示:金女士十二指肠肿瘤虽然体积不小,但主要局限于黏膜层,尚未突破黏膜下层(精准判断层次)。黄女士十二指肠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且往腔内生长(精准判断层次)。更重要的是,EUS精准勾勒病变范围,有效预判剥离路径中的“雷区”,极大提升手术安全性。
明确手术方案后,一场需要毫米级精度和完美协作的“战役”打响。沈磊教授手持内镜器械,在方寸之地如履薄冰地进行精细剥离。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手感,在薄如纸的肠壁上精准分离病变组织。手术助手黄旭医生和内镜助手汪洋高度专注,默契配合,精准运用手术器械进行牵引暴露、夹闭创面。
在紧张而有序的配合下,沈磊教授团队先后实施两场精妙的内镜微创手术,最终成功将肿瘤完整剥离下来,创面处理妥善,未伤及深层重要结构。术中及术后两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。
二位女士的成功获救并非个例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(湖北省人民医院)消化内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,始终以专业实力为患者保驾护航。沈磊教授专家团队在消化道早癌筛查、胃肠息肉、肠道腺瘤等癌前病变微创手术领域造诣深厚,内镜下微创手术水平位居国内前列,尤其在高难度的十二指肠ESD领域持续钻研探索,成为省内唯一能够开展十二指肠病变ESD系统治疗的团队,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标准。未来,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将持续突破内镜技术瓶颈,凭借更加微创、精准的医疗技术,为更多陷入困境的消化疾病患者提供全流程医疗服务,为患者生命健康筑牢坚实屏障。
请输入验证码